1. <wbr id="qe4x8"><source id="qe4x8"></source></wbr>

          我陷入了親密關系的死亡沼澤?

          發布時間:2021-10-13 9評論 1989閱讀
          我陷入了親密關系的死亡沼澤?-心理學文章-壹心理

          故事是從我的一位個案開始。(個案故事已爭得本人同意,并已經作化名和細節修改處理)

          ?

          起初,小麗(化名)來找我咨詢是因為在情感中受挫,當時,她與男朋友剛剛分手一段時間,同時剛好遭遇工作上的不順,事業與情感上的雙重壓力讓小麗持續一個月失眠、焦慮,情緒時常失控,于是她來到了我的咨詢室。

          ?

          她講到自己在情感上的遭遇,情緒激動時也會哭訴著男朋友如何傷害她的情感,如何從一段美好的情感走向關系破裂,我聆聽著她的傾訴,但是我也隱隱覺察到她似乎將情感破裂的所有問題都歸咎于男朋友身上,這似乎并不能幫助她解決當下的問題,除了讓她暫時性得到內心的寬慰。

          ?


          隱藏在生命中的“輪回”

          ?

          于是在她情緒平靜后,我好奇的問到:“小麗,不知道你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沒有遭遇類似的經歷呢?或者說在戀愛關系以外有沒有產生過類似的感受?”

          ?

          當這個問題說出時,小麗陷入了一陣沉思。良久,她抬起頭緩緩說道:“其實,我之前也遭遇過一個要好朋友的背叛?!?/span>

          ?

          出于咨詢師的本能與直覺,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點,因為當她意識到一段關系的問題在另一段關系中也在悄然發生時,這里面似乎就存在著某種隱隱的聯系。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忽略很多事件之間的聯系,但實際上,對于一個生活在社會上的個體而言,每一個人都有著一套比較穩定的行為處事風格,或者從心理學上來講,存在著一套穩定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

          而這套模式就是貫穿所有生活事件的一條隱形的線。

          ?

          因此,當我這么去追問她時,其實就是想啟發她看到這條隱藏的線。于是,我又問到:“你認為這兩起事件之間有什么關聯嗎?”

          ?

          其實在小麗第一次沉默時就已經隱隱感覺到這些事情之間的關聯,但似乎她內心會抗拒這種關聯,因為一旦這兩件事情關聯起來,就會讓她之前的想法——“關系破裂是男朋友的原因”——產生動搖,這無疑是轉過來將問題歸咎在自己身上。

          ?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著本能的自戀感,我們絕大部分人在生活中與他人發生爭執、矛盾等,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維持著內在的這種自戀感不被破壞,而自戀感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自信感以及自我效能感等等。

          ?

          不過,為了讓小麗“看到”內在的這種“輪回”,我不得不挑戰她的自戀感,因此,當我再次追問時,小麗顯得有些回避,不想直接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

          ?

          ?

          打破自戀,覺察自己的關系模式

          ?

          當我再次追問后,小麗再次陷入沉默,不過這次她顯得有些局促不安,我知道她已經隱隱覺察到這其中的聯系,但如果說出來就意味著自己此前的想法都錯了。

          ?

          此時,我能做的就是等待,同時,也是給她鼓勵和陪伴,讓她感受到咨詢師會接納她的任何想法,會包容任何狀態之下的她。

          ?

          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小麗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她說到:“我感覺男朋友的離去以及朋友的背叛似乎都與我有著很大的關聯?!?/span>

          ?

          當她這么對我說起的時候,她又談起了自己在這兩段關系中的更多細節,而在此前,這些細節在她的自述中都被本能的屏蔽,作為一個傾聽者,你會因為她的談話感到她真的是一位可憐的人兒,兩段關系的破裂都與她無關。

          ?

          比如,她說起在與男朋友交往時,她總會經常追問男朋友一個問題“你到底愛不愛我”,在得到男朋友的肯定答復之后,她仍然會不斷的追問。

          ?

          放在平時,這樣的追問倒是沒有太大影響,但是當男朋友也心煩意亂的時候,她仍然不斷的追問,這讓男朋友感到特別厭煩,于是在他被負面情緒纏繞時,說出了一些傷害性的話語,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在這樣的循環中出現了越來越大的裂痕,知道最終破裂。

          ?

          當小麗與朋友相處時,也存在著一些類似的問題,她總是擔心朋友會離開她,于是在生活中對朋友也有著很強的控制欲,朋友的一舉一動,她都會留意與追問,甚至在朋友與其他朋友一起交流時,內心還會感到憤怒。這種關系模式最終讓朋友也感到難受,最終選擇了離開了她。

          ?

          ?

          被內心的空洞控制,還是主動的安撫內心的空洞?

          ?

          在后來的咨詢中,我逐漸才了解到小麗從小的成長經歷,父母從小離異,跟隨母親一起生活,而母親因為賺錢養家,又將她從小寄養在親戚家,且經常更換生活環境,這些過往的經歷,讓小麗的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就像形成了一個大大的空洞,這個空洞成為了日后影響她在關系之中的驅力來源。

          ?

          有人說過:“我們絕大部分人內心都有著大大小的空洞,而人這一生都在追逐著這些空洞?!?/span>

          ?

          的確,我們在面對工作、生活以及情感時,都需要一定的內在動力來驅動我們的行為,這些驅動力很大程度上就來源于內心的空洞。比如小麗在親密關系中會不斷的追問和確認男朋友是否愛她,這是因為內心“安全感匱乏”的空洞在驅動她的這個行為。

          ?

          因此,當我們能夠看到內心的空洞時,也就意味著我們有可能不被空洞操控,而轉過來去理解它、接納它,盡管我們無法去填補它,但我們可以去嘗試尋求更好與它相處的辦法。

          ?


          文:summer糖糖
          責任編輯:殷水
          0

          回復

          我陷入了親密關系的死亡沼澤?-心理學文章-壹心理

          summer糖糖

          TA在等你的回復~

          (不超過200字)

          提交回復
          向下加載更多

          私信

          summer糖糖一條私信

          取消

          問題反饋

          一言不合就开车的美剧_日本JAPANESE漂亮丰满_男女肉粗暴进来120秒动态图_男人听了扛不住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