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br id="qe4x8"><source id="qe4x8"></source></wbr>

          你不經意中的人生“自我設限”,如何突破?

          發布時間:2021-10-14 109評論 1760閱讀
          你不經意中的人生“自我設限”,如何突破?-心理學文章-壹心理

          先講一個故事:


          美國律師界,有一位外貌丑陋卻口碑極佳的女律師科爾。在法庭上,她扭曲的容貌常會引起眾人的驚訝甚至恐懼。但是,這位丑陋、長相怪異的女律師,卻以淵博的學識和言辭犀利的口才,以及咄咄逼人的氣勢震驚四座,為無數當事人打贏了官司。


          小時候,科爾是一個漂亮美麗、聰明伶俐的女孩。中學開始,她卻不幸患上一種罕見的“進行性面偏側萎縮癥”,她的臉此后會不斷變形,甚至左臉會消失?!霸疽活^金黃色長發,變成了灰白色,且不停大把脫落;右眼向下傾斜;鼻子向右扭曲;右側嘴角向上翻起,一張漂亮的面孔完全變了形?!?/span>


          醫生說,這病不可逆轉,但它不會危及生命。這讓年少的科爾重新燃起追逐人生的希望。她開始投入和常人不一樣的努力,在中學、大學過程中,幾乎包攬了全部的學業第一名。


          在大學課堂上,老師在組織大家討論人生夢想時,她說:我想成為一名律師。



          她的發言立刻遭到了大家的嘲笑。在大家看來,這樣的一個“丑八怪”怎么能當律師?你不嚇走客戶才怪,同學們譏諷她“你的理想是整容”。


          但她沒有被大家的攻擊苦惱,而是堅定地告訴大家她的理想,“我要當律師,去幫助那些可憐的受害者,以及遭到他人歧視的身患殘疾的不幸的人?!?/span>


          四年后,她大學畢業,考取了律師資格證,成了一名律師。由于她的努力與堅持,她突破了一個又一個阻礙,深受客戶信任,成為當地享譽盛名的女律師。


          科爾說:“有一天我的臉可能會消失,但只要我的生命還在,我會繼續證明,容貌的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生命中的自信和堅強?!?/span>


          故事有點長,但說明的道理很簡單:不給自己設限,你的人生將精彩綻放!


          01

          你的人生里,

          是否充滿著“自我設限”?


          有沒有想過,扔掉現在擁有的,去過另一種人生?


          有沒有想過,打破現在的枷鎖,去創造一個新世界?


          是否年過30就開始進入老年心態,職業倦怠,工作沒有動力,生活沒有樂趣?


          前幾天看到一個案例。一個北京的國企的女白領HR,有著令人艷羨的職位和薪酬,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辭職去了國外,做一名專職的潛水教練。


          看到這樣的事例,可能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哇,這太不簡單了,太需要勇氣了!


          其實,當你在這么感慨的時候,說明你的頭腦里裝滿著“自我設限”思維了。


          如果你覺得,這好像沒什么特別的,我也可以,那你的“自我設限”并不多。


          在生活方面,很多人都覺得,我的生活怎么這么不如意?我為什么不能像別人那樣過得瀟灑,過得不一樣?


          在工作方面,有的人總是在想,為什么我不能平步青云而原地踏步,總是不能突破自己?


          在感情方面,有的人總是過得不好,婚姻家庭很糟糕,親子關系很糟糕。


          但是,也有些人,在工作、生活、感情等方面都順風順水。


          在這樣的表面之外,他們肯定是突破了某些設限,突破了某些不可能,才能達到如此境界。


          小凡是機關單位的一名普通職員。他說:入職十年了,但進步不大,我想放棄這樣的工作,但總是害怕,每年都這樣固步自封,導致了現在的自己。


          他說,我也很想像幾年前下海的同事那樣干一番事業。他現在事業做得風聲水起,而自己卻仍在吃著老皇糧。餓不死,也撐不著,日子平淡而乏味。


          但是,他上有父母,下有兒女,這份擔子也著實不輕,所以他害怕了,猶豫了。



          我和他有段這樣的對話:


          “你為什么覺得自己不能放棄不喜歡的工作呢?


          “我覺得我只能做點文字工作,別的什么都不會。父母和同事、朋友們對我的印象是,我是一個實在的人,老實本分,突破不了自己的?!?br/>


          “那你自己覺得呢?”


          我似乎也是這么認為的?!?/span>


          其實他不只是進入了他人的“印象設限”了,更存在著可怕的“自我設限”問題。


          所有的平庸,都是自我設限的結果。大膽一點,反正你只能活一次。


          善于躺平的人善于找到不再進步的借口,他們會把人生止步不前歸因于當下的條件,歸因于自我的某些因素。如果你愿意找借口,相信你一定能找到。


          如果你不愿意找借口,會發生什么呢?


          02

          自戀受損而設限,

          無法降低俄狄浦斯沖突


          孩子在3歲左右,個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全能自戀感開始啟動,所以因為有了全能自戀,所以開啟了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他能對更多的事說不,因為他有了自己的“步伐”。


          但他往往是被打壓的。父親常常是那個超我的代表,可能會經常否定孩子的想法,說你太天真了……


          他一方面會開始反抗父母說“我不”。另一方面會覺得我什么都可以,我什么都不怕。他會用手去比劃山很高很高,樹很大很大,我的力氣很大很大,手勢夸張,表情豐富而開心。


          但是,隨著慢慢長大,開始把父親的“不允許”或者否定進行內化,形成“超我”——規則的我、道德的我,它是對人生進行設限的,就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東西不能碰。


          這就意味著,在原本健康的自戀里,設置了一堵“墻”,大人會告訴你,這“墻”你翻不過去,也不能翻,等等。


          這就導致了很多人長大后,不能像孩子一樣面對生活,無法達到最佳狀態。


          再看看,自戀是什么?!毒穹治鲈\斷III 理解人格結構》一書對其的定義:


          “自戀型人格,是指個體需要不斷從外部獲得認可來維持自尊的一種人格特征。我們并不總是知道自己究竟是誰,有何價值。因此我們努力經營生活,期待獲得更好的自我感覺。受到贊揚會提升我們的自豪,反之則令人挫敗。有些人過度忙于尋求‘自戀的補給’或自尊的支撐,映襯出其他需求黯然失色,我們稱之為自我沉溺”。


          自戀的象征性的形象是水仙花。希臘神話里他有個名字叫納西斯(Narcissus),他媽媽生完他以后發現雖然這個孩子長的很美,但是被詛咒了,這個詛咒就是他一輩子都不能看到自己的樣子。他媽媽很擔心他有一天會看到自己的樣子而遭到厄運,所以就把他放到深山老林里,她認為那樣他就看不到自己。


          納西斯在深山老林里長大,變成了一個非常帥氣的男孩。有一天,納西斯跟他的伙伴在深山里打獵,發現了一個小水塘,在水中看見了自己的倒影,他完全被自己的樣子所迷戀。最后他死在了這潭水里,化身為水仙花,所以我們在精神分析的領域把水仙花隱喻成自戀。



          自尊是個體認為自己有較高的價值受到他人尊重,以獲得良好人際關系的體驗的狀態。在自尊的連續譜系上,穩定性低自尊無疑是最低水平的自尊,穩定性高自尊是最高水平的自尊。


          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前兩者特別是長期處于穩定性低自尊,他則表現為不自信、低價值,認為自己不可愛,長期屏蔽自己的自信。


          ?心理學意義上的“可愛”包括兩方面:


          一是,主動方面,可以主動地愛別人,可以去愛別人,有較高自尊地主動付出愛。


          二是,被動方面,覺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可以在愛的過程中獲得高價值感和高自尊感。


          在成長過程中,自戀受損的例子比比皆是。


          你有一個非比尋常的想法,興奮地告訴父母,父母說,你太異想天開了!


          你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比如自造飛行器,父母說,你真是個三歲小孩太天真了!


          久而久之,慢慢地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那些空想,慢慢地開始自我設限。


          但你內心里的那些沖動還在,所以這樣的既想突破自己又被思想限制的沖突,總是伴隨著你。


          一邊是本我,一邊是超我,一邊是發展,一邊是固守,俄狄浦斯沖突永遠無法降低,無法突破。


          這就是現實的你最真實的寫照。


          03

          如何沖破“自我設限”,

          讓人生精彩綻放


          沖破自我設限,你的人生才能開掛,真正成為人生“贏家”,成為自己最大的“贏家”。如果不能走出自我設限,你將仍然局限在自我設置的“思維牢籠”里,固步自封,坐井觀天。


          • 一是,打開思路,找到可能性往右走


          很多人生活到了一定程度,職業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似乎就很難再提上去了。因為當下的能力,成為面前的屏障,而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職業發展中,你只看到已經會的東西,看不到可能發展的潛力。


          如果把我們的左邊比作過去的、已經擁有的,右邊是我們未嘗試的、可能性的。那么,你愿意往右走走看嗎?


          理論上說,上天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個大腦、一雙眼睛、一對耳朵、一張嘴,只要運用恰當,我們就可以按它們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如果哪方面落后了跟不上了,有可能是我們自己在主觀上壓抑了這個功能的發揮。所以,只要找到方法,加以堅持努力,是可以達到你想要的效果的。為什么很多人不能呢?


          一是因為他們并不懂得這方面的原理;二是因為自己無法克服作為人的劣根性,比如懶、享受、想躺吃躺喝。



          上半年,我參加了某寫作訓練班,但是由于工作原因,未完成要求的作業,所以寫作班未畢業。但我自忖有一定的寫作基礎,我為什么不能寫一手好文章呢?


          在近一二個月里,我潛心研究、琢磨,終得頓悟。在8月份的28天里,我連續寫了10篇文章,同時讓我驚喜的是,這10篇文章100%地被某心理平臺采用。


          打開自己的心,向右走,讓自己呈開放狀態,我們會現在充滿著很多種可能性。


          正如,6年前,29歲的索菲亞辭去外企HR的穩定工作,去巴厘島做了一名潛水教練,而后又去了馬爾代夫。


          自信點,人生就活那么一次,當然,也只會死那么一次。這樣,我們就能擺脫自我束縛,有良好的自尊水平,不怕別人怎么說。


          今年奧運會上,32歲的中國選手蘇炳添,在百米賽跑中,以9.83秒的成績驚艷了世界。


          這次比賽中,他做到了兩個突破:


          一是突破了年齡的限制。田徑圈里有個“28歲魔咒“,意思是到28歲就別想繼續創造輝煌了。但蘇炳添說:我偏不信28歲就跑不動。


          二是突破了人種的限制。在當時的賽道中,另7名都是人高馬大的非洲人種,只有他一個亞洲人,看上去不起眼、不出色,但他和他們站在了同一跑道上。


          而在萬米田徑賽中,我國選手邢慧娜始終堅持,毫不放棄,最后榮獲冠軍。而世界排名第一的迪巴巴,在最后兩米放棄了自己,眼睜睜看著邢慧娜跑過終點,卻只獲得了亞軍。


          • 二是,刪除你頭腦里的“限制性概念”


          生活中有一種“應該”法則,就是家長或朋友覺得,你應該走什么樣的路,應該過什么樣的生活,做什么樣的工作,甚至作息、消費、走路、打扮等都應該按既定的或設想的來走,過“設計”好的人生。



          從詞義上看,“應該”是個限制性概念的詞語,意味著我們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限制性概念,還包括“不、總是、必須、不能、立刻、馬上”等。這些限制性概念,將限制你的頭腦,禁錮你的思維,無法讓你具有開拓性地思考人生。它是非黑即白,沒有中間地帶。


          在南方的農村,有一種習俗,是長輩給年幼的孩子請算命先生寫“流年”簿。這個簿里如流水賬般地記錄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死亡的預示。它如咒符一般地跟隨著一個人的成長,直到老去。


          我也有一本,它寫著:我只能讀到師范的小中專,最后在農村里當小學老師。但我自小叛逆,不相信它,更不信那個邪,所以我離開了生我養我的村莊,更沒受到那個“流年”簿的影響,最后上了大學、研究生。


          有很多人工作一籌莫展,生活一團亂麻,事業一敗涂地,感情一塌糊涂,什么都做不好,樣樣做不好。但有的人卻在很多方面或某一方面取得長足發展。相比而言,前者一定是自我抑制了某些功能,或者自我設限了,而后者是打破了自我限制的。


          什么時候,你能把頭腦里的限制性概念刪除了,你就成長了。


          • 三是,升華你的攻擊驅力,突破限制


          攻擊性、攻擊力、攻擊驅力、力比多,其實表達的都是人的攻擊性釋放。它是一個人驅動力的不斷輸出。


          攻擊驅力分為兩種:


          一種是初級的攻擊力,就是通過原始的、低級的方式釋放人的攻擊性,比如打架、吵架、肢體沖突、戰爭等,比如有的男人只會打老婆、家暴、打罵孩子、窩里橫,在外面卻老實退縮。


          一種是高級的攻擊力,就是通過個人努力,把攻擊力升華為良好的工作動力,呈現在工作、生活、人際社交、學習等方面的巨大潛力和良性發展。


          初級的攻擊力無法突破最基本的內在沖突,只有升級后的攻擊力才能突破限制,突破自我設限。



          但是在現實中,很多是無法升華攻擊力,這涉及到:


          自尊水平、內在目標和價值行動。


          自尊水平不高,即低自尊,無法擁有健康自戀,那么他的攻擊力會一直停留在原初水平,甚至回收攻擊力。因為自尊水平不高的人容易受挫,在工作生活中容易有挫敗感。


          內在目標方面,需要一個人真正思考清楚你內心想要的是什么?你的目標需要具體化,具體化到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工作目標是怎樣的,未來五年、十年的規劃是怎樣的。


          有了良好的自尊,清楚了內在目標,但如果沒有價值行動,也是徒勞的。所以,升級攻擊力,獲得良好的發展,需要有價值導向的實踐行動。


          一切療愈,都需要歸于行動來完成。而經驗只會帶給我們回避、滿足、害怕、恐懼等。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最偉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


          如果把限制性思維比作一具“面具”,那么,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才是勝利。


          我們要敢于自己撕下面具。



          文:劉月鵬? (碩士學歷、高級職稱,心理學博士課程班。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臨床注冊心理師(X-21-650)、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廣東省心理學會終身會員暨臨床心理與督導專業委員會成員、廣州市心理咨詢協會會員、叢中博士精神分析學員、ACT咨詢師、性與親密關系咨詢師。從事心理咨詢10年,咨詢時數7800余小時,在壹心理平臺預約咨詢人數超過2350人次。 )
          責任編輯:殷水
          0

          回復

          你不經意中的人生“自我設限”,如何突破?-心理學文章-壹心理

          劉月鵬

          TA在等你的回復~

          (不超過200字)

          提交回復
          向下加載更多
          你不經意中的人生“自我設限”,如何突破?-心理學文章-壹心理 劉月鵬

          ?國家二級、注冊心理師、高級職稱。廣州?;閼偌彝?、性心理、職場社交、個人成長、抑郁焦慮、青少年問題、LGBTQ等。

          劉月鵬·壹心理認證咨詢師 預約
          10年

          從業

          2.5k人

          服務過

          2.3k天

          入駐時間

          私信

          劉月鵬一條私信

          取消

          問題反饋

          一言不合就开车的美剧_日本JAPANESE漂亮丰满_男女肉粗暴进来120秒动态图_男人听了扛不住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