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意思的話題,非常值得研究的思考!
關于樓主提到的“內隱自信心”,可能是其中一方面。除了這一方面,還有沒有更關鍵更深層的因素呢?
我想從兩個大的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害怕成功后的懲罰
差點就成功,臨門一腳失敗,關鍵時刻掉鏈子,這樣的現象,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
看起來結果讓人惋惜,讓當事人悔恨連連,在惋惜悔恨的同時,有沒有發現,可能他們同時也松了一口氣?
松了一口氣,意味著什么呢?
是不是之前的某種擔心沒有了,終于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那么這個目的是什么呢?
是成功,還是失???
此處停留兩分鐘,咱們好好想一想……
想好后,得出的結論如果是害怕失敗,那么伴隨的感受肯定是惋惜和悔恨。
如果是害怕成功呢?會不會就是松了一口氣,終于沒有成功,我可以繼續呆在原地了?
也許很多人要說,誰不想成功呢,哪有人害怕成功的?
是啊,成功多好啊,想要成功,那不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結果嗎?
可是,成功是要付出很多代價的,成功后可能是會失去一些東西的。
如果一個人害怕成功,估計應該是害怕失去對他來說不想放棄的東西,這就是我們心理上所說的害怕遭受成功的懲罰。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成功后,會遭到別人的嫉妒,會失去自己的自由,那么,呆在他現在位置上,他可能感到更安全。
但是,他又不甘心自己其他方面的不滿足,心里還是很渴望成功的,于是一面努力想要成功,一面又舍不得放棄現在安寧和自由,到快要成功的時候,他的潛意識會出來搞破壞。
潛意識的力量我們都知道是巨大的,看起來好象不是主觀所為,其實潛意識是能投射到外部世界的。
高考前堵車遲到,臨上飛機前忘帶身份證,這些關鍵時刻忘掉重要的事或事情受阻,有可能跟其不想參加高考,不想出那趟門有關系。
如果這個理論成立的話(理論上是成立的,只是看在樓主那兒是不是屬于這種情況),那么就會反過來影響自信。這種情況跟缺乏自信無關,是潛意識害怕成功失去某些東西,抑制了自己的自信。
二、失敗的繼發性獲益
我們說心理疾病有繼發性獲益,就是生病可以帶來某種好處,比如獲得家人關注,得到親人的愛等等。
那么,失敗有沒有繼發性獲益呢?
我想,是有的。
比如失敗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呆在自己的舒適區,可以為自己找理由,當作搪塞他人的借口:
不是我沒努力,是努力了做不到;
失敗了就不會引起別人的嫉妒了,我不會失去他們;
失敗了我就有更多的時間,想干啥干啥了。
還有很多種情況,只有當事人清楚。
如果樓主是屬于這種情況,那要如何改變呢?
1、先仔細想想,自己現在的情況有哪些是讓自己滿意的,有哪些是想要改變的。
想要改變的,就會去爭取成功;讓自己滿意的,可能不想被改變,對吧?
2、設想自己如果成功了,會發生什么?
能收獲自己想要而未得的,這是好處。
已有的不想失去的,會不會在成功后失去呢?
這些不想失去的東西,對樓主來說重要嗎?
相比得到和失去的,哪個更重要?
有所得,必有所失,這是定律,沒人可以擁有一切,只看你最看重什么,再進行取舍。
如果你能把自己害怕失去的東西找出來,允許他們有失去的可能,那么,你可能就會真正成功。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不一定符合樓主,供參考!
我是心理咨詢師燕歸來,祝你心想事成!
給TA抱抱 6 個抱抱
收藏問題 2 個收藏
我來回答 16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