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有一部分確實是遺傳的,我們叫做氣質類型。這和我們的神經系統的特質有關系,比如神經介質、反應速度、高低強度,這部分確實是由遺傳決定的。
如果孩子小時候做過兒保,應該對氣質類型的測試并不陌生。氣質類型可以分為黏液質、多血質、膽汁質、抑郁質。
這四種氣質類型并無好與壞之分,不同氣質類型的寶寶會成長成不同性格傾向的人。我們分析孩子的氣質類型,并不是為了去改變孩子,而是順應她的特點,以她能夠接受的方式因材施教,增強孩子自信心,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通過你的描述,孩子很可能是抑郁質的類型(這和我們通常說的抑郁癥沒有關系),也就是孩子對外界敏感度很高,富有同情心,對情感是很深刻的。他們為人小心謹慎,思考透徹,但性格比較優柔寡斷,會比較膽小,不愛講話,缺乏自信心。
面對抑郁質的孩子,可能需要家長擁有更多的耐心。家庭氛圍盡量輕松、愉快、溫馨。由于缺乏自信心,抑郁質的孩子更期望得到父母的肯定。
我能看出你對孩子的教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很注重方法,但是女兒依然敏感、愛哭,讓你感到非常的挫敗。
這里我想提醒的一點是:你的努力,不是為了改變女兒的敏感和愛哭。女兒依然會密切關注你的情緒變化,她依然會容易感到缺乏安全感和自信。請接受她,就是這樣的孩子,這不是一個錯誤,是一個事實。
而你能做的,是耐心的讓孩子明白:媽媽的情緒有好有壞,媽媽可能會因為一件事情發脾氣,大聲說話,但是這并不影響媽媽愛你。就好像你也會傷心,會難過,但是你也一直愛著媽媽。媽媽時刻愛你,永遠愛你。
另外,讓孩子認識到情緒到底是什么,去識別它,去面對它。她怎么才能學會呢,當然是從你的行動開始。
當你對孩子大聲說話,當你發脾氣的時候,你可以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示范。
比如,發過脾氣之后冷靜下來,把孩子抱在懷里,溫柔的說:
“寶貝對不起,媽媽剛才對你大聲講話了,是不是把你嚇到了?
媽媽因為你總是不說話,感到非常的著急。媽媽對自己不能改變這件事情而感到非常煩惱。
這不是你的錯,媽媽不該對你發脾氣。媽媽一定可以找到一個好辦法,讓寶貝愿意向媽媽多說說心里的想法,寶貝相信媽媽嗎?你愿意和媽媽一起努力嗎?”
以上,你用清晰的語言,向孩子解釋了生氣是什么,人為什么會生氣。同時,讓孩子明白,媽媽會生氣,但是媽媽不會因此而不愛我。
讓孩子把【你的情緒】和【你對她的愛】,分成兩件事來看待,孩子會慢慢擁有更多的安全感。
還有一些小方法,可以鼓勵孩子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 請接納孩子的沉默。
如果她不想說,那就別問了,給孩子一個緊緊的擁抱,一個額頭上的吻,讓她知道,無論她說還是不說,媽媽永遠愛她。只要她需要,媽媽永遠都在。
- 給孩子一些選項。
比如,“寶貝昨天晚上為什么哭了呀?是因為媽媽大聲說話嚇到你了,還是因為你以為媽媽不愛你了呀?”可能孩子兩個都會選,然后你們可以根據情況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 不隨意評論孩子的言語。
只要孩子跟你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不要著急去評論這個想法合理還是不合理,首先要肯定孩子表達的行動。
比如,如果女兒跟你說“媽媽,我不喜歡你大聲講話?!蹦阆葎e著急為自己解釋和反駁,先肯定女兒的表達“寶貝,你能告訴媽媽你內心的想法,媽媽感到非常開心,謝謝你對媽媽的信任。那你能告訴媽媽,為什么不喜歡媽媽大聲講話嗎?”
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到我們自己的內心。
我們的行為多少都藏著來自父母的影響,可能自己都很難覺察。感謝敏感的孩子,讓我們看到了平時難以覺察的自己,讓我們不斷地成長,療愈童年的感傷。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
給TA抱抱 9 個抱抱
收藏問題 7 個收藏
我來回答 2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