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好,我是陽光!
感謝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帶來關于“抑郁癥”的有關話題——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數據顯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高達24.6% 。
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隨年級增長呈上升趨勢,一些孩子長期處于情緒低谷。
抑郁越來越常見,但卻容易被人忽略早期的征兆。
2020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重點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 作為一名醫生/心理咨詢師,看到這些數據,加上平時臨床及心理咨詢中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抑郁癥”來訪者,也讓我有機會反思學習,這里,結合自己現實的實踐體會,就題主發布的話題,談一點自己的想法。
第一,青少年抑郁頻發,家長、老師應該怎么配合協作、去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1、首先,青少年、家長、老師都應該了解青少年這個特殊年齡階段的群體,其身心成長自然發展過程與特點,以及抑郁頻發的成因。(這是一門需要深入學習的應知應會的課程,下面僅概要歸納)
青少年這個年齡階段(通常13~19歲),青少年的心理年齡特點,恰好處于身心與人格發育不夠穩定,自我獨立意識形成,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激劇的時期。會出現身體,心理的快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性變化。
因此,青少年這個時期,自身的身心變化,就會有極大的改變,本身就更需要家長、老師的格外關注。
一旦遭遇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的不良變化與內外環境刺激,就更容易引起抑郁情緒/抑郁癥的頻發。
2、面對抑郁情緒/傾向或者抑郁癥的青少年—— 家長及老師共同配合做到如下:
*? 首先,當孩子主動跟家長訴說自己情緒、身體不舒服、不想上學等情況時,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主動陪伴其尋找“不適應/變化”背后的原因;
*? 其次,積極主動與學校老師取得聯系,請老師協助評估其學習、身體、心理狀況;
*? 發現孩子異常情緒變化,或異常的行為變化,持續兩周以上時間,孩子自己、家長老師協助無明顯改善時,一定要陪同孩子去正規醫院心理科/當地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盡早明確診斷,并配合主治醫師,做到謹遵醫囑。
*? 一旦確診,家長要做到全然的接納,依據孩子自身情況,由孩子、家長與學老師共商應對醫生給予的方案,比如,需要休學或者服藥繼續上學等。
*? 家長隨時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態,心理情緒變化,以及抑郁前后的變化,叮囑孩子服藥等。
*? 家長主動定期/不定期與學校老師取得聯系,互通情況。
*? 無論是休學在家還是繼續上學 ,都要切實密切關注孩子的日常情緒情況,癥狀表現情況,飲食起居睡眠和學習變化等,做到心中有數。
* 學校里需要對抑郁相關情緒進行科普宣教,學校里的心理老師也需要適時結合青少年身心變化,不僅需要題主宣教防患于未然,也要對青少年抑郁癥者進行定期隨訪評估。
*? 家 - 校聯合協作,才能促使青少年成長心理更加健康成長。
3、一旦遇到青少年離家出走,逃學,自傷/自殺等行為,家長/學校老師,需要知道危機事件發生求助方法與途徑,比如有轄區危機應激熱線電話/社區心理健康專門機構,學校應激救援中心聯系方式等,第一時間尋求專業幫助。
第二,青少年、成年人也好,我們可以怎么盡早察覺自身或身邊人早期抑郁癥的信號?
1、了解并清楚什么是抑郁情緒/抑郁癥?
*? 抑郁癥,目前臨床來看,算是一個常見病,有的也被稱為精神心理感冒,既然是感冒,所以每個人都可能得抑郁癥。
*? 所謂抑郁癥是一個專業的醫學診斷,有專門的診斷標準,由專門制定機構和具有資格的醫生才能夠做出診斷。
*?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 常見表現主要為情緒低落、興趣降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容易自責、自卑、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舒服,嚴重者可能出現自殺觀念及行為。
*? 抑郁癥是自殺率很高的疾病,現在的發病率也是每年在逐漸上升。
*? 如果出現以下“三低”癥狀就要引起警覺,具體三低為:
【1】情緒低落,而且持續兩周;
【2】思維遲緩,記憶力、注意力下降、反應遲鈍等。表現在學習、生活/工作當中有發呆現象,記憶力不好的現象,即思維遲緩;
【3】意識行為減少,不愛說話,不愛動。
2、盡早覺察身邊自身或身邊人是否有早期抑郁釋放的提示信號——
【1】了解有否抑郁家族史,有家族里面父母兩系有得抑郁癥的患者,下一代孩子發生率高很多;
【2】從異常表現變化中可以更糟時間覺察到提示訊號——
如下身體/心理變化及癥狀表現出現需要引起注意:
*? 厭食或暴飲暴食;
*? 睡眠過多或失眠;
*? 常因瑣事發火沖動,比以往更缺乏耐性;抑郁癥往往使人的內心更壓抑,也更容易沖動。
*? 無法集中精力、記憶力下降,抑郁的人,大腦的思考、判斷等能力相比正常人會明顯下降。
*? 喪失對很多事的興趣,覺得孤獨,或許你曾經喜愛和朋友們一起玩,但那些曾經讓你興致勃勃的活動現在卻索然無味。
*? 感覺自己一文不值,如果時常自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毫無價值,這也是抑郁癥的潛在表現。
*? 時不時感到想死,有自殺的想法/念頭冒出來,假如時常出現這種念頭,趁抑郁癥沒嚴重到失去判斷力之前,就一定要警醒自己,積極尋求幫助。
*? 驚慌失措或焦慮不安,這種焦慮和平常的不同,它是一種持續的、不能控制的驚恐,通常還伴隨著一些身體上的不適,比如心率過快、大汗淋漓,以及睡眠問題。
*? 無法解釋的疼痛和不適,抑郁癥還可能影響人們的機體,比如表現為頭痛、胃痛、頸部和背部疼痛,甚至惡心。
上述情況,出現之一,就提示我們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人士進行交流咨詢/幫助判斷了。
3、生活事件,比如近期 、近兩周或之前,我們是否經歷過明顯的壓力,經濟壓力、職業迷茫、學業壓力,失戀/親密關系,人際關系沖突,原生家庭/童年創傷,重大生活事件,挫敗等觸發因素?……
? 抑郁不可怕,盡早發現是關鍵,抑郁的療愈更關鍵的是自身積極主動尋求專業幫助,身邊人陪伴十分關鍵,社會支持必不可少,抑郁癥的療愈并非單一措施,一定的生物-心理-社會多維立體的支持結果,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帶著敏銳的覺察力,關愛自身以及身邊的每個人,讓大家身心健康,快樂生活!
~~~~~~~~
我是陽光,世界和我愛著你 ??
給TA抱抱 6 個抱抱
收藏問題 5 個收藏
我來回答 16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