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你好:
?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也引發了我的思考。
?
當今孩子的生活環境,已經和以前的孩子有了很大差別。對比一下,不難發現,主要的環境變化都可能是抑郁的誘因。
?
家庭環境的改變
?
我們知道,抑郁是精神層面的事,而精神層面許多問題都與孤獨有關。抑郁,某種程度上,也與孤獨有關。獨生子女成長的一代,孩子太缺乏陪伴了。不止如此,社會化的發展,分工日益精細,之前大家族大結構已經逐漸被小家庭取代,如果沒有兄弟姐妹,在之前的家庭結構中,還可以有堂兄堂妹,表兄表妹一起玩耍,而現在的孩子,成長的環境比較孤獨,這可能會誘發抑郁。
另外,父母的角色較之前也有很大改變,現在父母對孩子期望普遍較高,關注度也很高,很想通過變革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但是有效的指導又比較缺乏,比較迷茫。一些繼承下來的教育方法,又沒法適應新時代的孩子,也給孩子造成了一定傷害,誘發抑郁。隨著離婚數字的攀高,穩固的家庭結構也在時代的浪潮中備受沖擊,而穩固的家,又是孩子成長中的必須,所以,這家里面的種種,都讓抑郁高風險。
?
學校生活的改變
?
學校的環境也不同于以往。孩子們學業壓力徒增,競爭徒增。細心的父母都會發現,現在孩子們學習的知識,無論是數量,還是難度都是之前的好幾倍。孩子們用于學習的時間徒增,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時間也減少許多。曬太陽的時間,奔跑的時間,與同齡孩子一起探險的時間都大幅下降。這些運動與陽光的缺乏,都導致抑郁高發。
?
社會環境的改變
?
智能手機的普及,游戲唾手可得,娛樂項目唾手可得,這些方便讓一個孤獨的孩子,更加容易進入網絡里,游戲里,而這些又加劇了孤獨,孤獨又加劇了抑郁風險,所以,一個惡性循環,最終抑郁高發。
?
物質生活的改變
?
物質生活的改變,讓躺平成為可能。如果有抑郁傾向,但是如果迫于生活,必須去交往,必須去與外界發生聯系,那么這種逼著自己去行動,去改變,去進入真實世界的行動,也是抑郁的克星。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越是發達的國家,抑郁的人越多吧,因為有些人是沒有條件抑郁的。目前人類的進步,讓物質生活豐富起來,躺平也不是不可以。所以,這種孤獨的躺平,進一步增加了抑郁的風險。
?
以上趨勢都有向低齡兒童蔓延的趨勢,教育內卷從中學向小學蔓延,再由小學向幼兒園蔓延,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也普遍提前,20年前只有研究生使用手機,現在幼兒園的孩子開始用手機。綜合起來這些因素,或許就是為什么抑郁的年齡也提前的原因吧。
樓主:感恩您百忙中抽出寶貴時間的回復。
您的解讀確實很棒!從孩子的家庭生活、學校教育、社會環境、物質保障全方位的原因,都有可能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影響因素。確實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更多方面的關注,并積極介入共同努力。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