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優先
995個問題-
我發現自己從小就不喜歡當領頭人,選班干部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副班長和學習委員,而不是班長。不喜歡去做那個主要負責人,而是傾向于當一個配合的人,我可以把領導交給自己的任務完成得很出色,但需要我去領導的事情,我就很害怕。我的性格是黏液質為主導的,真的有事情需要我做我也可以盡力去做,但我不會主動去爭取做那個領導者,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困擾,擔當需要自己去領導的時候、就會有各種焦慮和擔心,以及對自己的不信任,還會特別關注大家對自己的反饋,如何調整呢?
2小時前 · 回答1 · 有用 0
-
男朋友總是和他的一個男生朋友還有他們共同的一個女生朋友玩游戲,他和我說好不和女生一起玩,但他覺得這個女生不是他主動邀請過來一起玩的,所以他沒有問題,可是他們三人經常在游戲里有連麥交流互動,我感覺很介意。而且我此前和男友說過這個問題,他答應我會和那個男生朋友說讓他不要老是邀請女生一起玩并且刪除了那個女生的聯系方式。(那個男生自己也有女朋友,是屬于那種愛撩妹的男生)??墒亲罱野l現他們又一起玩游戲了,而且那個女生在游戲中問我男友為什么刪了她的好友,男友說是我介意,結果那個女生還是給我男友再次發送了好友申請,男朋友說不通過不好意思所以就通過了好友并且表示是我的問題,他倆之間根本沒有什么,只是普通同學而已,一起玩個游戲沒有什么,可是我在意的是他明明答應我了,而且這個女生明知道我介意還是發好友申請的行為很茶,我現在不知道怎樣面對男朋友,是我小題大做了嗎
12-03 · 回答1 · 有用 0
-
讀書是手段,不是目的??醇寄軙哪康氖窃黾泳蜆I能力;教科書是為了有好的成績,謀求以后的發展,社科類書籍是為了明晰個體及社會規律指導個人生活;歷史文學是了解歷史思古辨今;還有的融入圈子,獲得快感……沒有目的的閱讀就意味著沒有正反饋,在自身閱讀沒有正反饋且沒有他人鼓勵以及贊美的情況下,個體主觀認為其是高投入低產出的行為,所以感覺自己在無用功,引發焦慮。 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讀書前明確閱讀的目的,你想在書里得到什么,你認為自己應該得到什么,之后在讀書的時候做閱讀筆記,獲得讀書的反饋,其可以是摘抄,書籍大綱,內容總結,自己的感悟,有正反饋,認為自己的投入是有價值的就行了。 最后正確對待自己的思想:一只有思想的螞蟻還是一只螞蟻。 我們怎么就成為螞蟻了???這句話具體在指什么方面 我不太理解
12-03 · 回答2 · 有用 0 樓主反饋1
-
喜歡的男生是合作方同事,剛認識就說喜歡我,對我很主動,還說要跟我工作上學習。每次出差見面,都頻繁互動照顧我,約飯,一起談心交流情感,講各自的種種,聊家庭父母學習經歷朋友等等,就是一開始就很熱情坦誠,但是他有女朋友,七年了,說是七年之癢,連吵架都沒有了,但是有兩次我問他你們會結婚嗎,他都說大概率會,快的話明年,慢的話后年,又說自己對婚姻不看好,他女朋友恐婚,她父母很滿意她,他父母也很滿意她,但是雙方父母沒有一起見過……我問他是不是騙我感情,他也說沒有,但是他還是會故意的讓我產生錯覺,比如套路我摸他下巴,上班時會故意拍下我的手,然后我拍他肩膀他也開心接受,走路坐車緊挨著也不排斥,還會陪我一起熬夜寫方案,還總愛跟我講他女朋友跟他的問題,但是我問會結婚嗎,他說會結婚,還很肯定的說的。后來我們鬧矛盾工作不順心,他也不出差了也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了,我弄不明白,想不通,判斷不出他的想法。
11-28 · 回答4 · 有用 0 樓主反饋5
-
我感覺我已經和別人溝通不起來了,一方面是我自己不想溝通,另一方面我在嘗試溝通的時候,我覺得也溝通不起來,我get不到別人說的點,別人也不懂我說的點。能溝通的我又覺得很沒意思很虛偽。我也經常說一些沒有意思的客套的廢話。別人覺得我說話聲音小,聽不見,說不清楚,我要么覺得別人說話太大聲,要么就是聽不清別人說的話。我覺得我心里是不是有問題,我是不是抑郁了。我記憶也在下降。我身體也不舒服,我有時候一點表情都沒有,我的臉和頭以前不油的現在突然變得很油,我的眼睛很疲勞,我會只盯著一個地方看,而不敢挪到其它地方看,這樣導致我視力下降。我很難過。我現在極其不自信。極其不敢看別人眼睛,因為我覺得從別人目光中給我傳遞出來的都是負面的反饋。我不喜歡和別人溝通,別人語氣稍微強我就受不了,我很敏感。我不懂得表達自己,不懂回嘴反抗,不懂解釋,老是吃虧。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不知道要怎么辦了
11-28 · 回答1 · 有用 0
-
結婚前過的是戀愛生活,只有愛不愛、夠不夠愛,但是婚后卻大不一樣了,我和他都忙著工作,為了生活更好在拼搏著,起先我們還能保持些戀愛時的互動,但是后來一忙起來,就沒有更多的心思放在婚姻經營上,雖然我們也偶有吵架但是不像以前那樣很快就能和好,感情也不像以前那么熱烈,這是我們之間沒有新鮮感了嗎?還是被生活的壓力消磨光了呢?婚后怎樣保持新鮮感?
11-27 · 回答2 · 有用 0
-
以前我和同學關系很好,突然不知道什么具體的原因她好像生氣了,也不怎么和我說話。剛開始我很生氣,覺得她莫名其妙,也不去和她說話什么的。但后來覺得都是成年人,不能太幼稚,于是主動找她聊天,主動和她互動什么的,結果她還是愛搭不理,我該怎么辦,同為一個寢室,而且才大一。
11-24 · 回答1 · 有用 0
-
目前,我接觸到了很多從事心理行業的人們,有的是專職做心理咨詢的,有的是開展課程培訓的,有的是學校的心理老師,有的是醫院的心理醫生…… 但不同的老師對于我的職業發展會有不同的建議,有的建議學習一些精神醫學的知識,最好到醫院去實習;有的建議你必須學習一個流派,否則無法做咨詢;有的建議你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發展,也不一定要做心理咨詢…… 就我自己的情況來看,我好像更熱衷于心理科普,通過文章和課程來普及心理學知識,那如果選擇這條道路,是不是就不用去深入學習一個流派?而是了解更多更廣泛的知識,通過課程的實踐及文章等的反饋來幫助更多人了解心理學,解決基本的心理困惑…… 感覺精力有限,如果選擇做咨詢的話,自己也沒有個案,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做個人體驗、督導及流派學習…… 有些困擾,期待收到各位老師的寶貴建議??
11-23 · 回答8 · 有用 0
-
在人際關系之中,總是難免出現一些溝通中的攻擊性表達,這會給自己帶來負面情緒,也會不自覺的想要產生對抗關系,我們如何在這種人際溝通中保持良好的自我覺察和非暴力的反饋呢?
11-22 · 回答2 · 有用 0
-
小時候,我們被教育要培養自己的同理心,理解他人,善待他人。 懂得傾聽的孩子很容易理解他人,與他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系,獲得其他小朋友的喜愛和認同。 懂得傾聽會讓我們的同理心得到發展,如果一個孩子懂得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待雙方的互動,那么他們更有可能在社會環境中取得成功。 同時,培養孩子良好的同理心,我們還可以在傾聽的基礎上克制他們的攻擊性行為。 那么,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傾聽他人的這種能力? 同理心是我們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這是孩子善良和同情心能力的根源。 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理解他人,也慢慢的嘗試著安撫他人。 到了蹣跚學步的年齡,孩子們會經常模仿別人的痛苦。 雖然同理心在我們生命早期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但是每個人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不同,因此我們該如何培養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幫助小朋友發展同理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例如:發展積極的可共情的親子關系等。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式?
11-21 · 回答1 · 有用 0 樓主反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