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優先
1720個問題-
我們都在準備考研,每周日聯系一次。我昨天跟他說我這一周??记闆r,其實分數除了專業課都不高啊,數學剛剛及格線大題一道都沒做出來,英語50多分他英語平時都80多??伤X得我在自己厲害? 【他發的話是】 我提醒你:我不想知道你有多厲害,我已經很不容易了,請你不要在提醒我和你的差距,保持我哪一點可憐的自尊,謝謝 我理解你說的這些在你自己的話語體系里應該是很正常的。我處于現在環境有對這話不一樣的解讀。 不完全是你的問題。 你不要以此為理由不發消息。 不要想著爛攤子不管就好了。 以及如果你是有意說這些話讓我不平衡的話告訴我,犯不著那樣(雖然我不認為你這么想) 在12月6日 早晨8點前回復本條消息。 在考試前,除了你想要我知道的(通知,事件,鼓勵等)以外,最好不要再給我發消息了。 我生氣以后感覺這一個禮拜用咖啡因透支的腦力全都爆發出后果來了。 我不喜歡你說謝謝,我說謝謝是為了讓你知道嚴重
23小時前 · 回答1 · 有用 0 樓主反饋1
-
看社會上的這些新聞,看到悲慘的事件,很難過,很心痛的感覺,比如最近看了合肥一歲男童被壞人帶走摔死,就難過哭了很久,心都在抖,之前也會這樣,總是會難過一段時間,一般是晚上一個人躺床上哭,熬夜,感覺自己很痛苦
12-04 · 回答6 · 有用 0
-
在公眾人多的聚會場合,自己總是有些畏懼,害怕在眾人面前大聲說話,害怕眾人投射過來的目光,感覺自己總想回避,總是躲在一旁觀望,能不參與就不想參與,有的時候不得不說話,但感覺自己很不自然,擔心害怕說錯話,有的時候反應遲緩,說了又后悔,有的時候想說又有些畏懼表達,總是臨場發揮能力弱。
12-03 · 回答7 · 有用 0
-
近兩年,一直疲于奔波在事業和家庭的忙碌中,雙職工家庭,孩子小,沒有老人幫忙,事業單位改革到了國企,工資待遇下降,支撐生活都很難,孩子剛剛上幼兒園,為了方便接孩子借調到其他分公司,現在面臨要回到編制所在公司,來回50多公里,開車兩個小時路程,接孩子成了問題,如果回去接不了孩子,如果辭職沒了收入。三十多歲,別人都在發展期,我卻一直倒退,感覺生活太難,跌到谷底,前途沒發展,生活無法兼顧,每天都非常疲憊,身體狀態也不好,感覺處處是難題,如何破解?都說影響自己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對事情的看法,但是問題切切實實的擺在眼前,怎么想都不能跨越現實,一直處于苦惱中,時常想哭。
12-03 · 回答4 · 有用 0
-
前幾天引起網友廣泛討論的鹿道森自殺事件,他在遺書里的一些詞——農村孩子,山區兒童,校園霸凌經歷者,獨居青年都是一個去向不幸的詞匯。 他說,從9歲那年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校園霸凌,回到家得不到任何的溫暖和愛。在遺書里多次控訴母親借愛之名,行控制之權——孩子不是父母完成夢想的工具。 他寫道沒有愛沒有錢沒有生命動力沒有未來,壓垮他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無數沙粒。他努力了可是依然學不會愛,也無法用愛來治愈自己。 在面對各種傷害,缺乏金錢和愛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才能慢慢學會自愛,熬過這段難熬的日子,避免鹿道森這樣的悲劇呢?
12-03 · 回答1 · 有用 0
-
在企業管理中,尤其是在一個凝聚力特別高的團隊中,人們在決策或者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是想著要追求內部團體的一致性,進而引發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常引發一些災難性事件,比如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 心理學上是如何解釋此現象的呢?又該采取哪些措施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11-30 · 回答1 · 有用 0
-
在家里我就不喜歡在公共場所(客廳、飯廳)里學習,就連在自己的臥室里學習也是把門反鎖了的,就是不想讓家里人知曉我的動態。在學校里面也是,我不喜歡在寢室里面學習,如果要的話也還在自己床上,拉上床簾。更多的我喜歡去到外面,卻又不想讓他們知道我去了哪?做了什么?但是每次回來的時候他們有的人會問自己,自己就籠統得說去學習了。不知道為什么就覺得不太自在,我這是怎么了?可以改善一下自己關于這方面的想法嗎?
11-29 · 回答2 · 有用 0
-
我曾經是一個抑郁癥患者,目前病情穩定,并沒有任何自殺想法和行為。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兩年前,病情嚴重的我自殺未遂,隨之而來的流言蜚語都是說我不負責任,不懂感恩家人,說我自殺是逃避現實生活,是懦夫的表現。 再加上今天刷到一個討論自殺的視頻,視頻中的大學教授評論一個博士生自殺事件,說他不考慮父母,說他自殺了父母怎么辦,說他“欠教育”,評論區一片叫好,大家都覺得這是正能量視頻,認為大學教授的出發點是教育還活著的人不要選擇自殺。我覺得這種表述方式非常不尊重逝者,而且把自殺等同于“不負責任”和“欠教育”,實在是不敢茍同。還有人評論自殺是因為沒吃過苦,抗壓能力低。 我覺得一個人只有絕望到極致才會選擇自殺,就算自殺的人不是抑郁癥,如果能活,誰愿意死?我覺得這個大學教授和支持他言論的人對于心理健康一無所知。 所以請問,自殺真的是不負責任嗎?自殺是因為沒吃過苦,抗壓能力低嗎?自殺了就等于不孝順、不感恩嗎?
11-29 · 回答9 · 有用 0
-
有心理學家認為,一個目擊者必須準確地完成三階段的記憶過程,即目擊事件的獲得、貯存、提取,而在各個階段都可能出現記憶的偏差 ? 雖然證人證言已被證實缺乏可靠性,但在實踐中又不能無視證人的作用,那該如何權衡這個問題呢? ? 心理學上又是如何解釋證人證言準確性的影響因素呢?
11-27 · 回答1 · 有用 0
-
兩年前經歷了一件突發事件以后就開始習慣性把所有的事情都往壞處想,身體有一點點不舒服就覺得自己好像得了嚴重的病,在外面的時候也會突然擔心父母會不會意外,就開始害怕,這兩年間被救護車拉走過兩三次,每次都是毫無征兆的心慌,手腳發麻,有一種要猝死的感覺,做了心臟頭部相關檢查也沒有什么器質性問題,現在晚上偶爾會莫名其妙的開始緊張,睡覺的時候要拿著速效救心丸才可以睡著,偶爾出去逛街的時候也會突然覺得身邊一切都不真實,別人和我說話但是我好像不知道自己回了他什么,腦子里渾渾噩噩的,只想趕快回家回到自己的房間里
11-25 · 回答4 · 有用 0